践行积极教育,构建高效课堂 一一泉州市马甲中学初中语文教研活动综述
发布人:马甲中学教研室 阅读次数:40 2021/05/01 09:41:00

践行积极教育,构建高效课堂 一一泉州市马甲中学初中语文教研活动综述

2021426日-2021430日,经泉州市教育局批准,泉州市奕聪中学与泉州市马甲中学联合承办2021年春季教学开放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分别设奕聪中学和马甲中学两个会场举行。初中语文观摩研讨活动在马甲中学举行。时间集中在428日上午第二、三、四节课和429日第二、三、四节课。本次研讨活动由区语文教研员赖瑞禹老师组织,由马甲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周慧英老师主持。来自王金耀名师工作室全部成员、全区语文教师代表及马甲中学全体初中语文教师等30余人参加了本次教学研讨活动。

风淅淅,雨纤纤,山色空蒙雨亦奇,马中课堂显身手,一场同课异构的校际交流活动正在马甲中学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探索初三年语文“古诗词阅读复习”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课堂复习效率。2021428日上午,泉州市奕聪中学、马甲中学市级公开周同课异构暨王金耀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活动在马甲中学举行。

上午第二、三节,与会教师听了泉州第十一中学魏哲老师和奕聪中学邱劲松老师的公开课。他们执教的为同课异构课题“古诗词阅读复习”。教学中,魏老师结合学生实际,从题材入手,化整为零,把85首诗歌分成八大类,用一首《子衿》引出主题,通过分类解读的展示,介绍了古诗词的八大分类。同时在授课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入脑入心的理解了诗歌题材分类:爱情多磨难、战争有矛盾、田园有宅男、送别满基情、咏史伤不起、羁旅很悲催、爱国不容易、咏物必有志。邱老师从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入手,注重通过学生朗读和赏析典型篇目来掌握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借景生情直抒臆、白描象征和对比、烘托衬托与渲染、动静虚实要牢记!两节课都重点突出了古诗词阅读的知识点,不但讲解精细而且配有相应的练习,课堂活动层层递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体现了语文的核心素养。

第四节,泉州市名师、学科带头人,区级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王金耀老师为大家做主题为“古诗词鉴赏技巧”的讲座,对上两堂同课异构课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综合归纳。王金耀老师首先抓住中考考点,给出了建设性的见解;然后从诗词的主旨、情感及名句的赏析进行多角度多层面解析;最后通过典型的真题展示,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大家一起探索出答题格式和规律,来掌握诗歌的鉴赏技巧。

2021429日上午第二、三、四节,分别由本校杨国平老师、詹庆荣老师、周慧英老师执教《记叙文的选材》《爱莲说》《中考古诗词曲阅读专题复习--选择题之精准突破》,与会老师听课。

杨国平、詹庆荣、周慧英三位老师主要根据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平时学习、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选题。教学中,杨老师执教的《记叙文的选材》从以下三个方面:理清“不是脸的材料”,理清“陈谷子、烂芝麻”的材料、理清“深刻理解的材料”来指导学生如何选材,在此方法的引导下,结合具体例子,通过问题导读的形式,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理解“避生就熟”这一问题。教学设计新颖,师生配合默契。詹老师执教的《爱莲说》紧扣文言名篇的特点,以读为线索,融文学常识、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课文主要内容、写法于一体,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主体部分通过五个问题将内容与写法有机地贯穿在一起,衔接自然,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整节课行云流水,其乐融融。周老师执教的《中考古诗词曲阅读专题复习--选择题之精准突破》就近四年中考古诗词曲阅读高频题型之一——选择题取材,结合学生实际答题情况来选题,课堂上以2020福建中考第4题和部分市质检第4题为例,针对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并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节课切合实际、符合学情,教学设计精巧。

五位老师的课堂表现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认可。与会老师认为授课老师从知识的输入到输出能层层推进课堂教学,真正做到知识和实践合而为一,让学生欢于课堂乐于学习。他们对授课效果进行了客观、中肯的评价。 五位老师选题有针对性,课堂问题设置合理,很好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课堂效率高。在肯定的同时,与会老师就古诗词复习课、作文课、阅读课的教法、学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洛江区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赖瑞禹同志作本次活动总结并对老师们的教学提出宝贵意见:首先对六位老师的课和讲座给予了充分肯定,精辟地指出魏哲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语言幽默风趣;邱劲松老师的课内容丰富,有效实在;杨国平老师的课设计新颖,配合默契;詹庆荣老师的课行云流水,其乐融融;周慧英老师的课符合学情,有的放矢。王金耀老师的讲座侃侃而谈,既高屋建瓴,有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又深接地气,从考点出发有的放矢给出了方法上的指导,为全区初三语文的古诗词阅读复习提供了帮助,起到了引领辐射作用。然后告诉我们:不管是作文课、阅读课、还是古诗词复习课,我们的课堂教学都要有对象意识,即讲学生之所需的知识;要有形象语言,即化抽象内容为形象表达。

相同的课题,不同的表现方式;不同的课题,同样的期望。活动本身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彰显出教师教学个性,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激发教学灵感,取得较好的教学教研实效,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马甲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周慧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