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考新政,开启多元规划——我校开展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讲座
发布人:政教处 阅读次数:2 2025/05/08 21:27:23

为帮助高一新生科学规划高中生涯,精准把握选课政策,我校于5月7日下午举办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讲座。本次讲座聚焦福建新高考选课政策,由政教处主任陈常碧老师担任主讲,全体高一新生参与学习。

微信图片_20250507214208

讲座伊始,陈常碧老师以福建新高考科目设置“3+1+2”模式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度解读:“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赋分150分;“1”是在物理和历史中二选一,以原始分100分计入总成绩;“2”则是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学科里任选两门,按等级赋分;他表示,这种模式打破传统文理界限,给予同学们更多个性化选择空间,鼓励同学们以“兴趣+优势+目标”为导向,定制专属学科组合。

微信图片_20250507214152

针对选课原则,陈常碧老师结合实际,提出了三大核心要点:一是学科优势优先,结合平时学科成绩与学习能力,在赋分制度下发挥长板效应;二是平衡兴趣与能力,以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同时结合实际能力选择适配学科,将选择最优化;三是瞄准未来方向,提前了解心仪大学专业的选科要求,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好铺垫。

微信图片_20250507214141

随后,结合我校学情校情,陈常碧老师对常见的多种选科组合进行深度剖析:“物化生”组合专业覆盖率高,适合理科思维强、逻辑运算能力出色且对理工、农医类专业有强烈兴趣的同学,不过此组合学霸云集,竞争异常激烈;“物化地”组合专业覆盖率同样较高,适合对环境科学、地质工程等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学科实用性较强,但地理选科人数多,竞争激烈,高分难突破;“物化政”组合专业覆盖面广,可报考军警院校、法学及理工科专业,却需平衡文理思维,学习压力大,同时报考军警院校要求高,要综合考虑分数、思想政治表现、身体、视力等方面;“物生地”组合学习难度较低,生物、地理偏记忆,适合理科思维较弱的学生,对护理学、食品工程等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可选择此组合,同时也适合分数中游考生及选择物理科目的体育生,但此组合专业覆盖率相对较低,多数理工医专业因未选化学受限,学科关联度低,需频繁切换文理思维;“历地政”组合作为传统文科组合,是艺术生的优先选择,也适合文字理解、记忆和表达能力强,钟情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生,然而专业覆盖率相对较低,就业面较窄,需谨慎规划职业路径。每类组合均结合学科特点、竞争态势与未来发展路径,为同学们提供了直观参考。

微信图片_20250507214040

在选课常见误区方面,陈常碧老师特别指出三大典型问题:盲目跟风选“赋分优势科目”,未充分考量自身情况,忽视个人兴趣,导致后期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下滑;忽视“1+2”的关联性,如“物理+政治+地理”组合对思维切换能力要求高,易出现学习断层;抱有“高一不用急,高二再换选课组合”的侥幸心理,可能因基础不牢陷入学习困境。针对这些问题,陈常碧老师建议同学们通过自我评估、兴趣测试明确优势,主动与老师、家长沟通交流,获取专业建议,制定属于自己的选课方案。

微信图片_20250507214217

对于文化生和艺术生,陈常碧老师也给出了针对性建议:文化生要在全面评估自身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结合大学专业要求选科,找准发展赛道,为高考和未来发展筑牢根基;艺术生则需平衡专业学习与文化课学习,在选课时优先选择提分潜力大的学科组合,尤其关注新高考对艺术类文化录取控制的调整要求。

微信图片_202505072142201

讲座最后设置了互动答疑环节,同学们积极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就自身困惑与老师展开深入交流,陈常碧老师结合政策与案例逐一耐心解答,现场氛围活跃。

微信图片_20250507214220

微信图片_20250507214157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高一新生明晰了新高考选课方向,助力同学们科学规划高中生涯,明确未来方向。相信在科学指导下,同学们定能做出明智选择,在新高考中乘风破浪,实现梦想。